家庭与家庭综合服务模式

首页    资讯中心    资料库    发表文章    家庭与家庭综合服务模式

作者:罗观翠

启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总监及专业督导

中山大学社会工作教育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广东省社会工作师联合会专业总督导

文章刊登于2016年4月8日《中国社会报》

 

  去年中,广州召开了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家综”)的一个总结报告会。家综是广州政府大力推动的服务模式,从试点到全市启动经历了四年的发展,现已进入政府购买服务新三年合约的周期。广州家综日后的发展备受关注。因此,这次报告会上座无虚设,讨论热烈。

  我在报告会上提出家综应以“整合社区内家庭力量”的理论模式为本(IFSC, Model of Integrating Family Strengths in the Community)。这个模式源于何处呢?其理念的源头,当然离不开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还有我与社工团队参与开拓家综服务4年多的经验总结所得。从家综服务启动开始,我们便思考如何从零开始建立一种服务模式。在经历了社区需求调查之后,我们了解了广州这大城市在发展中所经历的冲击和起跌过程。我们感到,受这个过程影响最深的,莫过于是长时间在社区内作息、成长和打拼的家庭和其成员。政府设立家综便是要切实地回应了社会变迁可能带来的家庭问题和需求。

  作为居民第一次接触社工服务的基地,家综的前设定位是普惠方向,其重心自然应以家庭为本。维系家庭和发挥家庭的功能,是家综的核心工作。可是,近年来,在大城市中的家庭体系在结构与形态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它除了要承传文化价值,建立夫妻、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密关系和提供感情支援之外,在满足家庭成员物质生活所需、成为家庭成员事业发展的后盾方面,也要承担很重要的功能。家庭与社区、经济体系的互动,也产生了多元而复杂的家庭形态:成年子女为了工作远离家庭,社区内留下不少独居长者;夫妻俩为了生计奔波,导致双方关系疏离,与子女沟通有了障碍。独居家庭、单亲家庭、离婚与再婚的新家庭组合等,难免都会产生一些复杂的家庭问题,如子女疏于管教、家庭暴力、侵犯性行为、失业、贫困等。作为第一线接触这些问题的家综社工,若单以矫治问题为社工服务之本,是难以在短时间内发掘深藏的个案并进行有效的介入的。因此,我们采取的策略是应用正向心理学所提出的手法,将以下及方面作为工作重点:培养家庭成员的幸福感;在社区传播正向思维,鼓励家庭凝聚其本身的能力,以乐观和正面的态度处理问题;鼓励基层人士参与社区教育活动,撒播快乐的种子。

  幸福感是很抽象的。要培养社区内家庭成员的幸福感,必需针对所接触的服务对象,从其需要出发,设计有趣且有启发性的活动。正向心理学中的幸福感理论包括五个可量度的要素,即正向感受,对生活的满足感﹔生活和社区的维系度﹔与个人周围的其他人和团体的关系﹔对日常活动与生活意义领会﹔成就感。

  家综所面对的群体是众多的,假若仅仅为了达到服务数量而分别举办不同针对青少年、老人、残疾人、志愿者的活动,就容易淡化对家庭的关注,或把家综的服务碎片化,从而忽略家综服务的独特功能。若家综要致力于培养家庭成员和社区居民的幸福感,那我们便要深度思考和设计服务,帮助社区内的家庭提升能力,使他们不论在顺境或逆境中都可以应用一些正向思维的方法来处理上述五方面的事情。

  因此,我们可以尝试进一步把支援家庭功能实在地深化为多层次的能力建设活动。第一个层次是根据家庭成长阶段来设计服务方案,以满足有幼儿的家庭、有青少年的家庭、有长者的家庭、独居者家庭、有残疾人士的家庭等不同的需求,鼓励家庭成员支持彼此成长的需要和提升动力。第二个层次是鼓励家庭发挥其抗衡逆境的能力,在家庭破裂或成员遇到困境时,用积极的思考角度辅导成员支援彼此摆脱困境。第三个层次是参与发展的能力。家综的社工可以鼓励社区内的家庭成员积极成为社区志愿者,帮助其他困境人士,参与社区建设。这是支持社区内人士在工作和物质满足之外,追寻人生意义和成就感的另一有效途径。

  以上是对未来3年广州家综工作方向的思考,目标就是通过家综的平台营造快乐的社区,以正面的方式为有需要的家庭提供更有效的服务。

2020年1月10日 17:04
浏览量:0